“碎片化”还是“耦合”?五年规划视角下的央地目标治理

被引:46
作者
吕捷 [1 ]
鄢一龙 [2 ,3 ]
唐啸 [2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关键词
五年规划; 中央与地方; 目标治理;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8.04.007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目标治理是协调国家统一性与地方多元性矛盾的有效治理方式。中国的中央与地方目标的目标治理机制根本上在于中央与地方的函数之间耦合。本文从理论推导和实证的角度提出,中国五年规划的目标函数之间趋于耦合,而不是碎片化,耦合的途径主要有政治引导和行政压力的双重作用机制。中国的治理模式已经从中央独大的单中心治理迈向中央地方复杂互动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而这其中,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和引导模式已经呈现多样化。其中的关键仍然是中央如何在地方呈现为多中心的利益体时能够将自身目标有效贯彻于地方治理目标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整体知识与公共事务治理: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五年规划 [J].
鄢一龙 ;
吕捷 ;
胡鞍钢 .
管理世界, 2014, (12) :70-78
[2]   “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 [J].
郑永年 .
决策, 2014, (08) :96-96
[3]   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08, (02) :10-29
[4]   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及其行为逻辑——基于地方政府自主性的视角 [J].
何显明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6) :25-35
[5]   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 [J].
周飞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6) :100-115+205
[6]  
盲人摸象:中国地方政府分析[J]. 托尼·赛奇,邵明阳.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04)
[7]   跨越零和:思考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 [J].
李芝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6) :117-124
[8]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M]. 格致出版社 , 周黎安, 2008
[9]  
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M]. 中信出版社[美]黄佩华(ChristineP.W.Wong)等著, 2003
[10]  
Irresponsible state: local cadres and image-building in China[J] . Yongshun Cai.Journal of Communist Studies and Transition Politics . 200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