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居群板蓝根性状及显微特征的变异研究

被引:6
作者
刘盛
乔传卓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2] 上海
关键词
菘蓝; 板蓝根; 性状特征; 显微特征; 淀粉粒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 [药用作物];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为了探讨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与生药鉴定有关的种内变异,对 19个不同栽培居群的板蓝根样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的板蓝根在性状上可分为胶质和粉质两大类,它们的显微组织特征虽基本相同,但淀粉粒的大小、复粒数量占淀粉粒总数的比例不仅在两大类之间有显著差异,不同居群之间也有较明显的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栽培居群板蓝根性状特征的改变与淀粉粒特征的改变有关。经异地栽培试验证实,这种变异可能是遗传因素所致。在观察中还发现所有居群板蓝根淀粉粒均有偏光现象,但未见多脐点和半复粒淀粉粒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368 / 37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提高植物中淀粉含量 [J].
李枞,宋艳茹 .
植物学通报, 1995, (01) :6-13
[2]   不同地产板蓝根抗内毒素作用比较 [J].
刘云海 ;
刘彦斌 .
中国中药杂志, 1994, (02) :88-89
[3]   板蓝根冲剂的质量控制指标的商讨 [J].
朱煜根 ;
朱晓燕 .
中成药, 1990, (04) :10-11
[4]  
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方积乾等编著, 1997
[5]  
中草药性状和显微鉴定法[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楼之岑,李胜华主编, 1997
[6]  
中药大辞典[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江苏新医学院 编,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