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体系建构中的思维方式探讨

被引:13
作者
张康之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话语建构; 分析性思维; 相似性思维;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8.01.001
中图分类号
B804 [思维方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我们提出了话语重建的问题。然而,话语重建的核心问题是思维方式的重建。从人类思维方式的演进历史来看,我们曾经拥有这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相似性思维,另一种是分析性思维。总体而言,农业社会是一个相似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工业社会则是一个分析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当然,在人类历史上的这两个阶段中,相似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的并存也是客观事实,而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在人的生活和行动中发挥着相互补充的作用。对于人类认知活动而言,分析性思维与相似性思维所发挥的功能是不同的,分析性思维让我们获取真理性的认识,而相似性思维则是我们从世界中解读出价值因素的必要路径。由于分析性思维与相似性思维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在话语重建的过程中,一旦实现了从分析性思维向相似性思维的转变,也就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话语体系的确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M]. 华夏出版社 , (美) 奈特 (Knight, 2011
[2]  
法令不能改变社会[M]. 格致出版社 , (法) 克罗齐耶, 2007
[3]  
词与物[M]. 上海三联书店 , (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 2002
[4]  
后形而上学思想[M]. 译林出版社 ,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1
[5]  
谈谈方法[M]. 商务印书馆 , (法)笛卡尔(ReneDescartes)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