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及空间配置模式探讨——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视角

被引:17
作者
任平
周介铭
杨存建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集约利用; 指标资本化;
D O 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0.08.041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和军屯镇为增减挂钩试验区,探讨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及空间配置模式,并提出了增减挂钩的保障措施。结果表明,试验区农村土地通过增减挂钩空间配置,可有效增加耕地0.94 hm2,农民集中居住区集约使用9.53 hm2建设用地指标,节约建设用地指标37.03 hm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是缓解城乡建设用地矛盾、保护耕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耕地保护:数量质量并重 [J].
张蕾娜 ;
陈桂珅 ;
郧文聚 .
中国土地, 2009, (12) :51-52
[2]   城市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规模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J].
郗静 ;
曹明明 ;
雷敏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2) :298-302
[3]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有待加强和完善 [J].
胡传景 ;
张玲 .
国土资源, 2008, (09) :26-29
[4]   我国农村宅基地资源现状分析 [J].
宋伟 ;
陈百明 ;
杨红 ;
陈曦炜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03) :1-5
[5]   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 [J].
郑伟元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6) :4-10
[6]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思考 [J].
王丽英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06) :155-158+154
[7]   钩,该怎么挂——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思考 [J].
张宇 ;
欧名豪 ;
张全景 .
中国土地, 2006, (03)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