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出租车公司与司机方合作博弈基础上的利益协调机制——基于增强工会组织谈判势力的分析

被引:8
作者
刘金石 [1 ]
王贵 [1 ]
周文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关键词
利益博弈; 选择性激励; 利益协调; 谈判势力; 代言人;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0.05.019
中图分类号
F572 [中国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D412.6 [工会工作];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302 ;
摘要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陆续发生的出租车停运事件,凸显当前我国出租车行业在"公司化"经营体制下,出租车公司与司机之间的利益协调尚存在沉痼。本文建立了出租车公司与司机方的利益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均衡解的求解与分析,我们认为,构建我国出租车行业的利益协调机制,关键是建立起能够提供"选择性激励"且名副其实的司机方利益"代言人"——工会组织,并明确提出,发挥组织力量来增强司机方的谈判势力,是破解双方"利益困境"、实现双方合意利益均衡与合作的有效途径。为使出租车行业真正走出"公司化剥削"的困境,我们进一步思考了工会组织为何名不副实、如何构建起出租车行业的利益协调机制等深层次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试论工会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组织基础 [J].
王慧民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 (06) :16-19
[3]   特大城市出租车行业管制效应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J].
郭锐欣 ;
毛亮 .
世界经济, 2007, (02) :75-83
[4]   出租车数量管制的合理性分析及评估机制研究 [J].
陈明艺 .
中国物价, 2006, (08) :45-49
[5]   国外出租车市场规制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J].
陈明艺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08) :41-48
[6]   出租车市场供给控制 [J].
韩彪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 (02) :121-124
[7]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张维迎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
[8]  
集体行动的逻辑.[M].(美) 奥尔森 (Olson;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