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岩骨架颗粒溶解的热力学模型及地质意义

被引:10
作者
张萌 [1 ]
黄思静 [1 ]
冯明石 [2 ]
王琦 [2 ]
黄裕雄 [2 ]
董少峰 [2 ]
彭美丽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碎屑岩; 骨架颗粒; 溶解; 热力学模型; 地质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78.6 [碳酸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热力学平衡原理,探讨了不同温压条件下,碎屑岩在成岩过程中各种骨架颗粒溶解相关的9个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增量和平衡常数的计算结果说明:各种骨架颗粒(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以及铁镁暗色矿物中的辉石、角闪石等)在成岩过程中的稳定性都较弱,抗溶蚀能力都不高;铁镁暗色矿物和中基性斜长石在碎屑岩的成岩条件酸性介质中,比酸性斜长石和碱性长石更易发生溶解,形成次生溶蚀孔隙,为油气的储集和运移提供空间和通道。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地下水系统平衡化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J].
钱会 ;
王晓娟 ;
李便琴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5, (01) :59-64
[2]   碎屑岩骨架颗粒溶解的热力学条件及其在克拉2气田的应用 [J].
赖兴运 ;
于炳松 ;
陈军元 ;
陈晓林 ;
刘建清 ;
梅冥相 ;
靳卫广 ;
程素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1) :45-53
[3]   水-岩作用模拟中地下水质组分存在形式的研究 [J].
周祖权 ;
宋汉周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1, (06)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