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染色体组分割的甘蓝型油菜单倍体的形成途径
被引:1
作者
:
吴沿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喀斯特生态环境综合实验站
吴沿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九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帅世文
罗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喀斯特生态环境综合实验站
罗鹏
廖衍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喀斯特生态环境综合实验站
廖衍慧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喀斯特生态环境综合实验站
[2]
四川联合大学
来源
:
西北植物学报
|
1998年
/ 02期
关键词
:
甘蓝型油菜,单倍体,染色体组分割,核融合;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634.303 [];
学科分类号
:
090202 ;
摘要
:
在360株甘蓝型油菜(Brasicanapus)与诸葛菜(Orychophragmusviolaceus)的属间远缘杂种自交后代(F2)中,发现了3株单倍体植株。通过对杂种的细胞学观察表明,染色体组分割和核融合是单倍体的形成机制。通过人工加倍(秋水仙碱处理),获得了纯合二倍体植株。对纯合二倍体研究表明:纯合二倍体具有高度遗传稳定性,具有与花粉植株的纯合二倍体的同样的育种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9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