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及植物区系特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和菊
杜凡
王娟
杨宇明
丁涛
石明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
关键词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 半湿性常绿阔叶林; 群落学特性; 植物区系特性;
D O I
10.16473/j.cnki.xblykx1972.2006.02.011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分布于海拔高度2 300~2 540 m较原始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及植物区系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其2 500 m2的样地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组成本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种子植物有44科、93属、149种,蕨类植物有7科、9属、13种。其群落的5个层次组成显明。群落中,泛热带分布的属最多,有24属;其次为热带亚洲及其变型的属,有15属。热带性质的属(51属)多于温带性质的属(32属),无中国特有属,显示该保护区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在属的水平上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群落中,中国特有种多达76种,包括保护区特有的2个种,与云南共有的28种,与中国其他地区共有的46种,其中与西南片共有27种,表明本保护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构成种类主要起源于云南和我国西南地区。其群落中也有一定数量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32种)和热带亚洲成分(30种),显示与喜马拉雅地区和热带亚洲地区的区系渊源。群落中温带性质的种(113种)比热带性质的种(35种)多,说明在本区山地条件下,在该群落中形成和迁入了大量温带的种类。以此认为,相对干燥的山地气候,是本区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能够分布到海拔高度2 540 m,明显高于高黎贡山和无量山的原因。此外,构成本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的种类明显少于无量山的相同林分(177种),这或许也与两地区降雨量的差异有关。同样的由硬斗石栎、木果石栎等优势物种组成的林分,在高黎贡山和无量山属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而在本保护区则属于半湿性常绿阔叶林。说明具有类似优势成分的森林群落,可以划分到不同的高等级植被类型(如植被亚型)中,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生态特征,而不完全取决于它们的区系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四川省金汤孔玉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J].
张炎周 ;
杨洪国 ;
刘兴生 .
西部林业科学, 2005, (02) :24-30
[2]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及保护管理对策 [J].
管亚东 .
林业调查规划, 2004, (S1) :86-88
[3]   无量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区系特征及保护生物学意义 [J].
彭华 ;
吴征镒 .
云南植物研究, 2001, (03) :278-286
[4]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 [J].
李锡文 .
云南植物研究, 1996, (04) :3-24
[5]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区系组成初步分析 [J].
吴邦兴 .
云南植物研究, 1985, (01) :25-47
[6]  
高黎贡山植物[M]. 科学出版社 , 李恒等主编, 2000
[7]  
滇中南无量山种子植物[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彭华著, 1998
[8]  
云南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云南植被》编写组,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