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锅炉余热深度利用及尾部受热面综合优化

被引:153
作者
徐钢
许诚
杨勇平
黄圣伟
张锴
机构
[1]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关键词
电站锅炉; 尾部受热面; 综合优化; 余热利用; 低温省煤器;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3.14.007
中图分类号
TK115 [];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电站锅炉一般设计排烟温度在120-140℃,其损失的热量可达电站全部输入燃料热量的3%-8%,因此进行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与利用,可以显著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电厂煤耗,经济效益显著。运用最广泛的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方式是在空气预热器出口的尾部烟道内加装换热器(通常称为"低温省煤器"),利用电站锅炉的低温烟气加热汽轮机凝结水,节省部分汽轮机抽汽,增加机组出力。该文在常规锅炉余热利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电站锅炉余热利用综合优化系统:在常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后加装一个前置式的低温空气预热器,实现烟气分两级加热空气,从而大幅度降低空气预热过程的换热温差;而在两级空气预热器之间布置低温省煤器,可以实现较高温度的烟气加热凝结水,节省较高级的汽轮机抽汽,从而实现更高的节能效果。论文结合某典型1000MW机组的电站锅炉,分析了新型余热利用优化系统的传热特性和节能效果。结果表明案例电厂在常规余热利用系统下,供电煤耗降低约1.6g/(kW h),而新型余热利用优化系统供电煤耗降低约达3.6g/(kW h),按机组年运行5500h计算,新系统每年可减少燃料消耗约2.1万吨标煤、节约燃料费约2100余万元(按标煤1 000元/吨),经济效益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15 +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等效焓降法的低压省煤器系统经济性分析 [J].
张红方 ;
王勇 ;
田松峰 ;
房林铁 .
节能技术, 2011, 29 (05) :457-461
[2]   前置式液相介质空气预热器经济性分析及热力系统优化 [J].
陆万鹏 ;
孙奉仲 ;
史月涛 ;
高明 ;
赵元宾 ;
黄新元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11) :6-10
[3]   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技术集成化发展探讨 [J].
龙辉 ;
严舒 ;
王盾 .
电力建设, 2011, 32 (02) :71-75
[4]   超临界600MW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火用分析 [J].
刘强 ;
段远源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32) :8-12
[5]   低温省煤器在火力发电厂中的运用探讨 [J].
刘鹤忠 ;
连正权 .
电力勘测设计, 2010, (04) :32-38
[6]   电站锅炉排烟余热回收的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 [J].
赵之军 ;
冯伟忠 ;
张玲 ;
于娟 ;
胡兴胜 ;
殷国强 .
动力工程, 2009, 29 (11) :994-997+1012
[7]   火电厂热系统增设低压省煤器的节能效果 [J].
黄新元 ;
孙奉仲 ;
史月涛 .
热力发电, 2008, (03) :56-58
[8]   基于热经济学结构理论的电站热力系统全局优化 [J].
熊杰 ;
张超 ;
赵海波 ;
郑楚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26) :65-71
[9]   电站锅炉受热面能级分析 [J].
闫水保 ;
马新灵 .
发电设备, 2006, (02) :104-107
[10]   基于热经济学结构理论的热力系统性能评价 [J].
张超 ;
刘黎明 ;
陈胜 ;
郑楚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24) :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