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海域春夏季溶解氧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22
作者
陈东
张丽旭
刘汉奇
李志恩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溶解氧; 表观耗氧量; 营养盐; 长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2006年5月10日6月3日和8月13日9月23日对长江口30°30′N31°45′N,123°00′E以西海域两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冲淡水区域DO的分布特征,并对DO、表观耗氧量(AOU)与海水温盐、营养盐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海域,表层DO的分布规律不明显,底层DO浓度有明显的规律性,呈现为近岸高,外部海域低的趋势。底层的DO值低于表层.8月份东经122°30′以东大部调查海域的底层DO含量低于4 mg.L-1,DO最低值仅为1.29mg.L-1。春夏季ΔT与ΔDO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6和0.91;春季表底层ΔSal与ΔDO基本不相关,夏季ΔSal与ΔDO有一定现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66。ΔDO与ΔP、ΔN、ΔS i无显著相关性。长江口表层磷酸盐浓度随春夏季节交替的变化不大,底层浓度8月大于5月,硝酸盐和硅酸盐表底层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AOU与活性磷酸盐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5月为0.73,8月为0.80,AOU与硝酸盐、硅酸盐无显著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口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张莹莹 ;
张经 ;
吴莹 ;
朱卓毅 .
环境科学, 2007, (08) :1649-1654
[2]  
珠江口海域丰水期的表观耗氧量[J]. 江志华.广州环境科学. 2007(01)
[3]  
珠江口海域丰水期的表观耗氧量[J]. 江志华.广州环境科学. 2007 (01)
[4]   长江口营养盐浓度变化及分布特征 [J].
周俊丽 ;
刘征涛 ;
孟伟 ;
李政 ;
李霁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6) :139-144
[5]   黄、东海陆架海域温度垂直结构类型划分与温跃层分析 [J].
葛人峰 ;
郭景松 ;
于非 ;
张志欣 ;
刁新源 ;
郭炳火 .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4) :424-435
[6]   长江口邻近海域溶解氧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J].
石晓勇 ;
陆茸 ;
张传松 ;
王修林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287-290+294
[7]   长江口理化因子影响初级生产力的探索Ⅱ.磷不是长江口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J].
杨东方 ;
王凡 ;
高振会 ;
陈永利 ;
谢利 .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1) :97-107
[8]   长江口海域表层水温的季节、年际变化 [J].
周晓英 ;
胡德宝 ;
王赐震 ;
胡学军 ;
姚圣康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357-362
[9]   南海“耗氧”及“贫氧”水体中消耗氧与硝酸盐和磷酸盐再生比值估算 [J].
林辉 ;
许昆灿 ;
暨卫东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5) :76-82
[10]   黄、东海温盐跃层的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J].
邹娥梅 ;
熊学军 ;
郭炳火 ;
林葵 .
黄渤海海洋, 2001, (03) :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