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螟滞育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汪信庚
程家安
何俊华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2] 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杭州
[3] 杭州
关键词
二化螟; 滞育; 临界光周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 4 []; S435. 111 [];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090401 ;
摘要
短日照是引起二化螟幼虫滞育的主要因子。于21℃,25℃,29℃三个恒温下测定其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小时33分、13小时30分和13小时27分。幼虫自孵化发育至预蛹的各阶段对光周期都有或多或少的反应,但3龄期是主要感应虫期。杭州(北纬30°14′N,东经120°8′E)、金华(29°27′N,119°31′E)、温岭(28°8′N,121°21′E)三地田间自然种群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出现日分别为8月21日、8月24日和8月27日,其滞育的临界光周期随地理纬度的上升而显著延长。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形成的影响 [J].
弓惠芬 ;
陈霈 ;
王瑞 ;
连梅力 ;
夏志红 ;
阎毅 .
昆虫学报, 1984, (03) :280-286
[2]   水稻三化螟在南京地区光周反应的感应虫期研究 [J].
杜正文 ;
宁丹諦 .
植物保护学报, 1965, (01) :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