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金融制度缺陷为视角

被引:4
作者
杨桂根
机构
[1] 中共池州市委党校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有效性; 货币政策目标;
D O I
10.13230/j.cnki.jrsh.2010.04.005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金融制度缺陷是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有效性的重要制约因素。金融二元结构条件下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不受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监测和控制,不能在公开金融统计中直接反映;货币政策多重目标,同时兼顾内外均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尚不完善,其自身的一些缺陷制约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有效性。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革金融制度。一方面以内部均衡为目标,真正实现人民币汇率浮动和利率市场化,这是发挥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有效性的市场条件;另一方面改革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了,这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三元悖论”视角的我国货币政策失效原因探析 [J].
杨桂根 .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1) :93-95
[2]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探讨——基于货币政策工具制度缺陷的制约分析 [J].
杨桂根 .
华北金融, 2008, (02) :10-13
[3]   低利率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难见成效的症结 [J].
易宪容 .
金融博览, 2007, (02) :15-15
[4]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分析 [J].
卢庆杰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47-56
[5]   城乡二元经济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J].
袁仕陈 ;
冯一 .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4) :37-39
[6]   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J].
刘剑 .
南方经济, 2000, (03) :67-69
[7]  
货币银行学[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艾洪德, 2005
[8]  
国际金融[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沈国兵主编, 2004
[9]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汪红驹著, 2003
[10]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巴曙松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