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实验性脊髓损伤早期大鼠自由基改变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吴永刚
孙忠人
李志刚
赵永厚
孙申田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第一门诊部,黑龙江省康复医院第一门诊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市南岗区奋斗路号,哈尔滨市南岗区奋斗路号,哈尔滨市南岗区奋斗路号
关键词
脊髓损伤/针灸疗法; 自由基;
D O I
10.13288/j.11-2166/r.1999.10.025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本实验采用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来观察针刺对脊髓损伤后自由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SCI后24小时丙二醛(MDA)产生进行性升高,伤后2小时达高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相同时间内显著下降,以伤后2~6小时变化最为显著。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其MDA的生成明显偏低(P<0.05),SOD的活性变化数值偏高(P<0.01),提示针刺能够抑制MDA的生成,增强SOD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抗自由基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20 / 621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