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茫崖镇乌兰乌珠尔铜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其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18
作者
景向阳
王维
张永胜
宋维刚
石天成
机构
[1] 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关键词
铜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成因类型; 找矿前景分析; 乌兰乌珠尔; 青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乌兰乌珠尔铜矿床处于柴达木陆块西南缘、祁漫塔格山北坡-夏日哈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岩浆弧带西段,属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是青海省内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的主要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乌兰乌珠尔铜矿床的发现为该地区寻找类似的斑岩型铜矿床提供了一个实例。本文通过对乌兰乌珠尔铜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硫氧同位素特征、蚀变类型、分带特征及其与矿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矿床形成与破碎蚀变带中的斑岩脉有关,矿体围岩具有典型的斑岩型矿床蚀变分带特征,蚀变主要有钾化、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3种类型,铜矿化主要分布于绢英岩化蚀变岩中,而铜矿体则全部集中在强绢英岩化岩石中,总结了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类型和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主要大型有色、贵金属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M].姚敬金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2,
[2]  
大兴安岭及其邻区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M].赵一鸣等著;.地震出版社.1997,
[3]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芮宗瑶;黄崇轲;齐国明等 著.地质出版社.1984,
[4]   福建钟腾斑岩铜(钼)矿床根部带的蚀变矿化特征 [J].
杨世义 ;
刘姤群 ;
张秀兰 ;
陈长江 .
矿床地质, 1984, (01)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