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青藏高原东缘贡嘎山地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
被引:8
作者:

王小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陈斌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高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程根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青藏高原;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5.03.009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根据1995年和2 0 0 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 8 1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贡嘎山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主要结果如下:①1995—2 0 0 0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中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面积下降,而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②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分维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破碎度均增加;③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优势度变化不大,耕地和林地的优势度减小,草地和水域优势度增加,表明研究区景观格局由耕地、林地向草地和水域转变;④交通干线(公路)附近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加强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势在必行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高原交通干线对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以兰州至格尔木段为例
[J].
阎建忠
;
张镱锂
;
刘林山
;
沈振西
;
刘燕华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3, (01)
:34-44

阎建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振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燕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近10年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演变
[J].
王思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王长有
;
刘纪远
.
地理学报,
2002, (05)
:523-53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增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长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多样性研究
[J].
王清春
;
张向辉
;
张林艳
;
牛树奎
;
崔国发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3)
:54-56+58

王清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张向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张林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牛树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崔国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青藏公路对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为例
[J].
张镱锂
;
刘林山
;
摆万奇
;
郑 度
;
李双成
;
阎建忠
.
地理学报,
2002, (03)
:253-266

张镱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林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摆万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郑 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双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阎建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J].
罗湘华
;
倪晋仁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0, (03)
:262-272

罗湘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倪晋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近自然治理——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荒溪治理工程
[J].
高甲荣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1)
:86-91

高甲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8]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
[J].
庄大方
;
刘纪远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10-1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纪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9]
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
[J].
傅伯杰,陈利顶
.
地理学报,
1996, (05)

傅伯杰,陈利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0]
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站之一
[J].
钟祥浩
;
高生淮
;
陈富斌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2, (01)
:77-82

钟祥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成都,,成都,

高生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成都,,成都,

陈富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成都,,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