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技术选择与要素结构匹配差异:1996-2010

被引:24
作者
张月玲
叶阿忠
机构
[1]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区域技术选择; 要素结构匹配差异; 要素替代弹性;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3.12.006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文章基于中国地区发展效率存在巨大差距的现实背景,从要素替代弹性分析的视角,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对我国三大区域1996-2010年间的技术进步方向演化与要素结构变动的匹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区域技术效率差异源自技术动态选择与要素结构的匹配差异。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依赖要素投入数量而忽视要素质量提升的技术选择惰性使其产业结构升级陷于步履维艰的境地;中部地区有悖于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技术进步方向选择偏差使其产业结构面临迂回调整;虽然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偏向适度性选择偏差一度造成技术效率损失,但是契合劳动力禀赋相对优势的技术选择引导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平稳过渡。这些结论为匹配区域要素禀赋异质性及其结构的动态变化,适时选择适宜的技术进步类型以提高区域经济效率,并为区域间协调互动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供了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测算与分析 [J].
雷钦礼 .
统计研究, 2013, 30 (04) :83-91
[2]   要素结构变迁对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技术进步偏态的视角 [J].
王林辉 ;
袁礼 .
财经研究, 2012, 38 (11) :38-48
[3]   从大国经济增长阶段性看比较优势战略的适宜性 [J].
欧阳山尧 ;
易先忠 ;
生延超 .
经济学家, 2012, (08) :80-90
[4]   技术选择与经济发展 [J].
李飞跃 .
世界经济, 2012, 35 (02) :45-62
[5]   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 [J].
戴天仕 ;
徐现祥 .
世界经济, 2010, 33 (11) :54-70
[6]   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J].
林毅夫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1) :1-32
[7]   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张晓晶 ;
张自然 ;
王宏淼 ;
袁富华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4-20+122
[8]   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J].
黄茂兴 ;
李军军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143-151
[9]   技术进步越快越好吗 [J].
林毅夫 ;
潘士远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0) :7-13
[10]   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 [J].
林毅夫 ;
张鹏飞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5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