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盆地沉积相及构造发展的若干问题

被引:5
作者
刘训
付德荣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亚相; 边滩; 河漫滩; 河流相; 砂砾岩; 粉砂岩; 泛滥平原; 冲积平原; 冲积相; 陆相; 碎屑岩; 地堑盆地; 断陷盆地; 沉积构造; 层理; 沉积相; 湖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湖南衡阳盆地主要地层剖面(主要是白垩系)沉积特征的描述,探讨了盆地内沉积相在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并由此来认识盆地内沉积建造的演变过程及由其所反映的盆地构造演化方向。同时,本文还探讨了盆地在燕山阶段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喜马拉雅阶段时期盆地形成以后因挤压而受到改造,形成了一系列逆掩断层和推覆体。盆地今天的面貌是这一改造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36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对中国东部燕山运动的一些认识 [J].
刘训 .
地质论评, 1982, (05) :428-438+507
[2]   我国南方某些红盆地中楔状冲断体初探 [J].
朱志澄 ;
纪克诚 ;
樊光明 .
地球科学, 1982, (01) :77-86
[3]   中南区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地层对比及构造发展特征 [J].
吴萍 ;
杨振强 .
地质学报, 1980, (01) :24-33
[4]  
构造地质学进展.[M].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 编.科学出版社.1982,
[5]  
沉积岩石学.[M].刘宝主编;.地质出版社.1980,
[6]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
[7]  
华南中、新生代红层.[M].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