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众媒介的风险感知——以宁波PX事件的媒介风险感知为例

被引:22
作者
项一嵚
张涛甫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风险感知; 风险沟通; 媒介; PX项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本文以宁波PX事件为例,在风险社会学和新闻传播学的理论视野下,探究媒介在环境风险语境下的风险感知与风险沟通问题。本文发现,大众媒介对于环境敏感期的风险感知,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情况,这与西方"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假设不同: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对PX项目的风险感知甚为敏感,且有放大感知取向;而传统媒体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环境风险的感知表现出复杂、矛盾的特征。公众对政府启动PX项目持有戒意,对政府的承诺表示怀疑,对政府的粗暴干预表现激烈的情绪。风险的化解端赖于风险沟通,而平等双向的沟通则是化解风险的前提。在中国风险场域中,媒介介于风险管理者和公众之间,扮演风险沟通的重要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风险社会与中国——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对话 [J].
贝克 ;
邓正来 ;
沈国麟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5) :208-231+246
[2]   “9·11”事件后的全球风险社会 [J].
乌尔里希·贝克 ;
王武龙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2) :70-83
[3]   风险沟通与公众理性 [J].
谢晓非 ;
郑蕊 .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04) :375-381
[4]   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 [J].
斯科特·拉什 ;
王武龙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 (04) :52-63
[5]  
风险的社会视野[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英) 卡斯帕森 (Kasperson, 2010
[6]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其识别[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童星, 2007
[7]  
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M]. 北京出版社 , (英)谢尔顿·克里姆斯基(SheldonKrimsky), 2005
[8]  
风险社会[M]. 译林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 2004
[9]  
Risk communication, the West Nile virus epidemic, and bioterrorism: responding to the commnication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intentional or unintentional release of a pathogen in an urban setting[J] . Vincent T. Covello,Richard G. Peters,Joseph G. Wojtecki,Richard C. Hyde.Journal of Urban Health . 2001 (2)
[10]   The affect heuristic in judgments of risks and benefits [J].
Finucane, ML ;
Alhakami, A ;
Slovic, P ;
Johnson, SM .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000, 13 (01)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