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20
作者
陈菲菲 [1 ,2 ]
王勇 [2 ,3 ]
王以光 [1 ]
赫卫清 [1 ]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卫生部抗生素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医药集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宏基因组筛选; 基因组测序; 异源生物合成; 组合生物合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38.8 [水生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海洋微生物来源天然产物研究的新进展,总结了该类天然产物的开发策略.通过对样品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式、不同的分离培养基以及新的培养方法,讨论如何获得海洋来源的特有微生物和增加海洋来源微生物类群的多样性.阐述了在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开发过程中,采用宏基因组技术及基因组测序等手段,来发现难培养或不可培养微生物中的天然产物以及处于"沉默"状态的天然产物.最后介绍了异源生物合成、组合生物合成以及核糖体工程等技术在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开发和改造中的应用,并举例论述了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大连渤海老虎滩海域沉积物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 [J].
林灵 ;
谭亿 ;
陈菲菲 ;
周红霞 ;
王以光 ;
赫卫清 ;
王勇 .
微生物学报, 2011, 51 (02) :262-269
[2]   海洋微生物微包埋培养及应用研究进展 [J].
冀世奇 ;
刘晨光 ;
张晓华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 (04) :53-59
[3]   基于活性和基因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烯二炔类抗生素 [J].
裴刚 ;
代焕琴 ;
任彪 ;
刘向阳 ;
张立新 .
微生物学报, 2010, 50 (04) :472-477
[4]   南麂岛海域沉积物中海洋放线菌的分离研究 [J].
王海雁 ;
刘健 ;
赵淑江 .
海洋科学, 2010, 34 (01) :48-51
[5]   海洋环境中难培养微生物的寡营养培养 [J].
田甜 ;
李冬梅 ;
戴世鲲 ;
殷克东 ;
孙慧敏 ;
李翔 .
微生物学通报, 2009, 36 (07) :1031-1039
[6]   海洋微生物培养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J].
张秀明 ;
张晓华 .
海洋科学, 2009, (06) :99-104
[7]   可培养海洋放线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J].
王宏梅 ;
赵心清 .
微生物学通报, 2007, (05) :996-1000
[8]   海洋微生物宏基因组工程进展与展望 [J].
李翔 ;
秦岭 ;
戴世鲲 ;
姜淑梅 ;
刘志恒 ;
欧阳永长 .
微生物学报, 2007, (03) :548-553
[9]   稀有放线菌分离方法 [J].
姜怡 ;
段淑蓉 ;
唐蜀昆 ;
陈华红 ;
李文均 ;
徐丽华 .
微生物学通报, 2006, (01) :181-183
[10]   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菌株的分级组合筛选 [J].
韩小贤 ;
崔承彬 ;
刘红兵 ;
朱天骄 ;
顾谦群 ;
李冬 ;
温江妮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