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地统计学在水生植物群落格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10
作者:
潘文斌
邓红兵
唐涛
蔡庆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2]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州 ,北京 ,武汉 ,武汉
来源:
关键词:
大型水生植物;
群落格局;
半方差图;
分形;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373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研究水生植物群落的镶嵌分布格局和随着尺度变化的空间特征,应用地统计学中半方差法、半方差理论模型和分形理论,研究了湖北省保安湖沿岸带水生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在沿岸带设置了一个160 m×160 m的方形样方,采用覆盖法将整个样方划分为32×32个格子,记录各格子内出现的物种数。格子内如果有某物种,则将该格子对应的区域化随机变量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另将群落各格内区域化随机变量赋值为各物种在该采样点随机变量值的总和.运用地统计软件GS+for Windows分析苦草、狐尾藻、金鱼藻和群落的32×32格随机变量表,计算得到它们各向同性模型和不同方向上的分维.从苦草和狐尾藻的各向同性指数模型来看,它们属于聚集性分布,其空间结构比率较高。这表明在小尺度上它们变化较小;从金鱼藻和群落的各向同性线性模型来看,属于中等程度的聚集分布,其空间结构比率很低,这表明它们在小尺度上变化较大.从各向异性模型来看,群落优势种的分维值都较高,说明在调查的群落内.各物种分布比较均匀。根据确定系数判定群落格局的优势方向是西北一东南.与其他群落格局分析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在确定群落组分空间依赖范围和相关性大小,以及区分聚集强度上具有一定优势,为定量描述不同尺度下的水生植物群落特征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692 / 169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