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黄河兰州段环境激素的污染水平
被引:29
作者:
牛静萍
[1
]
刘亚平
[2
]
阮烨
[1
]
丁国武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水污染;
环境污染物;
环境激素;
黄河;
D O I:
10.16241/j.cnki.1001-5914.2006.06.019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黄河兰州段及其一级支流水体中环境激素的分布,追溯环境激素的来源和污染途径。方法于2005年3—4月采用固相萃取(SPE)和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黄河兰州段及其一级支流不同断面水体中有可能存在的有机类环境激素进行了定性及部分定量分析。采样断面分别为对照断面(A断面)、监测断面(E断面)、水源地断面(B断面)、污染断面(C断面)和自净断面(D断面)。结果共定性检出有机类环境激素10种,即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丁酯、邻苯二甲酸异辛基酯、邻苯二甲酸丁环己酯、苯并噻唑、萘、菲、苯并异噻唑。C断面检出的环境激素浓度最高,菲、DBP、DEHP浓度分别高达0.320、13.89、109.93μg/L。A断面次之,B断面检出的环境激素浓度与A断面相比有所下降,E断面检出的环境激素与其他断面相比,浓度相对较低,D断面所检出的环境激素与C断面比较,有一定下降,但下降不明显。结论黄河兰州段环境激素污染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其次为多环芳烃类、杂环类、苯酚类;环境激素的污染来源主要是大量的工业废水和未经有效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进入黄河。
引用
收藏
页码:527 / 529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