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新型农民及其培育路径

被引:6
作者
李菊英
机构
[1]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农民; 优化产业结构; 劳动者; 新农村建设; 农村政治文明; 视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正>一、为什么——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1.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实现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首先,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我国目前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以上,高中文化只占16.8%,而城镇受教育程度平均在11年。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对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缺乏接纳与吸收的能力。只有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其次,提高农民对优化产业结构的认识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迫切需要。当前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的运作特征,决定了农业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农民对优化产业结构的认识提高了,不仅能增强规避市场风险和驾驭市场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民的培育 [J].
李晓翼 ;
李臻 .
乡镇经济, 2009, 25 (09) :90-92
[2]  
谈谈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和措施[J]. 杜爽.中国农村教育. 2009(Z2)
[4]  
谈谈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和措施[J]. 杜爽.中国农村教育. 2009 (Z2)
[5]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J].
赵丽霞 .
学理论, 2009, (07) :53-54
[6]   培育新型农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研究 [J].
肖卫东 .
中国集体经济, 2008, (13) :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