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成员种的分子鉴别研究

被引:11
作者
马雅军
瞿逢伊
董学书
周红宁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第二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上海,上海,思茅,思茅
关键词
多斑按蚊复合体; rDNA-ITS2; 分子鉴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84.111 [];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摘要
目的 建立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的分子鉴别方法。 方法 测定并分析各成员种的rDNA-ITS2序列,并设计种特异引物,应用PCR法鉴别。结果 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的ITS2序列长度和GC含量分别为伪威氏按蚊328 bp、58.54%、多斑按蚊330 bp、57.85%、威氏按蚊337 bp、59.05%、达罗毗按蚊334 bp、58.68%和塞沃按蚊338 bp、57.69%,各种内的ITS2序列保守,而种间的差异率范围为9.7%~18.9%。应用5.8S引物和5个种特异引物可以分别扩增出119、186、231、327和406 bp等5条清晰不同的种特异条带,以鉴别各蚊种。 结论 基于ITS2序列差异建立的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5成员种的PCR鉴别简便易行、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3 / 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Sequence differences of rDNA-ITS2 and species-diagnostic PCR assay of Anopheles sinensis and Anopheles anthropophagus from China [J].
马雅军 ;
瞿逢伊 ;
徐建农 ;
郑哲民 .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 1998, (02) :123-127
[2]   云南多斑按蚊种团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与疟疾的关系 [J].
董学书 ;
周红 ;
宁毕艳 ;
董利民 .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1996, (02) :38-43
[3]   中国多斑按蚊类群小记(双翅目:蚊科) [J].
姬淑红 ;
陆宝麟 .
动物分类学报, 1991, (02) :224-227
[4]  
Ribosomal DNA Sequence Markers Differentiate Two Species of the Anopheles maculatus (Diptera: Culicidae) Complex in the Philippines[J] . Elizabeth P. Torres,Desmond H. Foley,Allan Saul.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 . 200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