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运用遥感估算中国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英文)
被引:35
作者:
陈利军
刘高焕
冯险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
来源:
关键词:
遥感;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植物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
光能利用率;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2 [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植物志)];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净第一性生产力 (NPP)研究方法很多 ,运用NOAAAVHRR的可见光波段、近红外波段和热红外波段来提取和反演地面参数 ,进而准确估算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手段。利用遥感数据进行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 ,主要是采用光能利用率模型 ,即通过NPP与植物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 (APAR)和植物将所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转化为有机物的转化率 (ε)的关系来实现的。用数学公式可表达为 :NPP =(FPAR×PAR)×[ε ×σT×σE×σS× (1-Ym)× (1-Yg)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 ,以 1990年每旬的 8km分辨率的NOAAAVHRR 1~ 5通道的影像为数据源 ,对中国每旬的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进行估算 ,然后累加得出全年的NPP值。估算结果 :1990年中国陆地植被NPP总量为 6 .13× 10 9tC·a-1,NPP最高值为 1812 .9gC/m2 。根据计算的结果 ,对中国大陆植被NPP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遥感模型能够以面代点 ,比较真实地反映陆地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状况 ,与中国植被分布的地理规律性相符 ,这是其他统计模型所无法比拟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91 / 119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