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木耳和琥珀木耳种间营养缺陷型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被引:9
作者
韩新才
杨新美
机构
[1] 湖北省供销社科技处
[2] 华中农业大学真菌室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光木耳; 琥珀木耳; 营养缺陷型; 原生质体融合; 融合子;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1991.03.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60Co—γ射线辐照木耳担孢子,获得了9株营养缺陷型突变体。采用光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组氨酸缺陷型菌株Aa-γH-9和琥珀木耳[Auricularia fuscosucinea(Mont.)Farlow]腺嘌呤缺陷型菌株Af-γH-1进行种间原生质体融合实验,根据营养互补原理,在基础培养基(MM)上检出融合子,获得了稳定的融合子,融合子频率为3.34×10-4—3.76×10-4。初步遗传分析表明:融合子细胞核为单核,是单核异核体,融合子氨基酸含量、酯酶同功酶酶谱均与双亲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30+258 +2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微生物应用技术.[M].冯清平;葛瑞昌 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2]  
黑木耳香菇栽培技术.[M].华中农学院;湖北省土产公司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
[3]   INTRASPECIFIC HETEROKARYON AND FRUIT BODY FORMATION IN COPRINUS-MACRORHIZUS BY PROTOPLAST FUSION OF AUXOTROPHIC MUTANTS [J].
KIGUCHI, T ;
YANAGI, SO .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1985, 22 (02) :121-127
[4]   毛木耳与黑木耳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J].
杨国良 ;
杨秀琴 ;
杨晓仙 ;
李育岳 ;
汪麟 .
中国食用菌, 1990, (04) :14-16
[5]   木耳和毛木耳的极性研究 [J].
罗信昌 .
真菌学报, 1988, (01) :56-61
[6]   蘑菇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J].
陈都珍 ;
成恒嵩 ;
密晓黎 .
食用菌, 1985, (01)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