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虚拟空间政治沟通对执政合法性的影响及其互动生成机制

被引:14
作者
杨嵘均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网络虚拟空间; 政治沟通; 执政合法性; 去封闭性;
D O I
10.13644/j.cnki.cn31-1112.2015.03.003
中图分类号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理论视角来看,现代政治沟通的技术化、网络化与虚拟化发展极大地推进了现代政治体系的去封闭化发展,这进一步加快了现代政治体系的执政合法性消解与生成的双向互逆运动,并进而对执政合法性产生双重作用。就其消解作用而言,主要表现在通过侵蚀主流意识形态、诋毁当前政治制度以及丑化或者矮化政府与国家形象来达到消解政治合法性的目的;就其生成作用而言,网络虚拟空间不仅为意识形态的自我辩护和自我完善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问,也为社会公众渲泄负面政治情绪提供了平台和"减压空间"。因此,现代政治体系必须顺应技术和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大正式制度供给,因时因势地构建网络虚拟空间政治沟通与执政合法性互动生成的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互联网20年:三次浪潮和三大创新 [J].
方兴东 ;
潘可武 ;
李志敏 ;
张静 .
新闻记者, 2014, (04) :3-14
[2]   网络围观下的政府效率:从睡狗行政到非满意——基于50个网络焦点案例的探索 [J].
尚虎平 ;
惠春华 .
公共管理学报, 2013, 10 (01) :117-127+143
[3]  
第四世界.[M].张之沧; 闾国年; 刘晓艳; 著.人民出版社.2009,
[4]  
靠不住的承诺.[M].(美)丹尼斯·古莱特(DenisGoulet)著;邾立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英]戴维·米勒(DavidMiller);[英]韦农·波格丹诺(VernonBogdanor)主编;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6]  
政治科学.[M].(美)迈克尔·罗斯金(MichaelG.Roskin)等著;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7]  
旧制度与大革命.[M].(法) 托克维尔 (Tocqueville;A.D.) ; 著.商务印书馆.1992,
[8]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u) 著;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80,
[9]  
政治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
[10]  
中国国家能力报告..王绍光;胡鞍钢;.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