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体、制度与国势: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引论

被引:6
作者
任锋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吕中; 治体; 纪纲法度; 制度; 国势; 浙东学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44 [宋、元哲学(960~1368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围绕宋代政治予以叙记论断,政治观念体现出宋代浙东学派与理学的综合影响。尤其是经制事功学的治体论,在寄托于政论的思想阐发中有系统概括和理论深化。吕中将政治精神与制度礼法紧密结合起来衡量,对于纪纲法度的中心性予以高度重视。他批评王安石变法没有把握到仁意与纪纲的相辅相成,采取了更变纪纲法度而非振起的政略,破坏国初以来形成的祖宗法,动摇了宋代立国根本。宋初太祖立国,善于因承前代旧制,灌注入不同政治精神而达到良好治效,避免动辄复古、大变法引发的大动荡。"谋国者当因法以革弊,不当因弊以立法",是立国思维的基本政治取向。吕中概括了宰相制度"分权而共政"的精义,高度评价了李沆坚凝国本的宰相功绩,指出重议论的政治文化是为了弥补以仁立国的国势之弱,对经筵制度的分析清晰显示出制度生发、形成、完善之演变机理。"以家学为家法"的政治传统有利于养成君臣共治的治人群体。他将宋代政治变迁提炼为由创业到守成、变革的一般性政治原理,运用忠质文语言给以治体论阐释。理学观念中"法三代"与"法祖"的取向张力在《宋大事记讲义》中得到很大缓解。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4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吕祖谦全集.[M].(宋) 吕祖谦; 编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2]  
王荆公文集笺注.[M].(宋)王安石撰;李之亮笺注;.巴蜀书社.2005,
[3]  
陈亮集.[M].(宋)陈亮 著;邓广铭 点校.中华书局.1987,
[4]  
二程集.[M].(宋)程颢;(宋)程颐 著;王孝鱼 点校.中华书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