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中庸主义的司法偏好

被引:10
作者
江国华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司法偏好; 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 中庸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司法的过程即司法正义的实现过程。对于文明社会而言,司法正义不仅必须得到实现,而且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实现。鉴于一切纠纷都攸关实体权益,因此,一切形式的司法正义均带有实体性意味。但实体正义需要借助于一套具有绝对意义的司法程序,从多种可能的实体性结果中,选择一种相对合理的结果作为终局裁判的结论。这就意味着,一切形式的司法正义都具有实体性与程序性的双重秉性;与此相关联,任何程序性偏好或者实体性偏好,都将对裁判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唯此,倡导中庸的司法偏好才成其为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裁判结果可预见性初探 [J].
曾祥生 ;
胡志超 .
法律适用, 2013, (04) :44-47
[2]   常识与理性(十):司法技术与司法政治之法理及其兼容 [J].
江国华 .
河北法学, 2011, 29 (12) :30-38
[3]   司法平衡与“中庸之道” [J].
崔永东 .
传承, 2011, (13) :83-83
[5]   法官思维的理性依托于司法审判之既有理念 [J].
王申 .
法学, 2009, (12) :92-101
[6]   哲学范式转换视野下的司法价值观 [J].
汤维建 ;
陈巍 .
河南社会科学, 2007, (02) :57-61
[7]   论实体正义的困境 [J].
李静 .
求是学刊, 2006, (04) :93-98
[9]   认真对待司法经验——兼论《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4条 [J].
彭世忠 ;
李秋成 .
政法论坛, 2006, (01) :106-115
[10]   程序法与实体法关系考辨——兼论程序优先理论 [J].
万毅 .
政法论坛, 2003, (06) :1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