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建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29
作者
陈云增 [1 ]
杨浩 [1 ]
张振克 [2 ]
秦明周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水体沉积物; 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 生物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近20年来,不同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先后提出了多种水体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建立方法,这些方法大多产生于北美地区,都是以底栖动物为保护目标,直接或间接地以污染物的生物效应为依据,可划分为2类:即基于沉积物毒性试验、现场生物效应观察和效应发生频率统计的方法;基于平衡分配理论,污染物在沉积物固相—间隙水相间的分配关系的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法明确污染物—生物效应间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影响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因此,至今还没有提出一种可广泛应用的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建立方法。建立统一的沉积物毒性试验、测定标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重视不同基准建立方法的结合,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各国水体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J].
陈静生 ;
洪松 ;
范文宏 ;
王立新 .
环境化学, 2001, (05) :417-424
[2]   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质量控制基准的研究 Ⅱ.相平衡分配方法(EqP) [J].
刘文新 ;
栾兆坤 ;
汤鸿霄 .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03) :8-13
[3]   沉积物污染和环境沉积学 [J].
李任伟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4) :81-85
[4]   我国部分河流重金属水-固分配系数及在河流质量基准研究中的应用 [J].
霍文毅 ;
陈静生 .
环境科学, 1997, (04) :11-14+91
[5]   多泥沙河流水质评价标准研究 [J].
张曙光,祁世莲,赵玉仙,张军现 .
人民黄河, 1996, (07) :29-33
[6]   Sediment quality criteria in use around the world [J].
Burton Jr G.A. .
Limnology, 2002, 3 (2) :65-75
[7]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consensus-based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 for freshwater ecosystems [J].
MacDonald, DD ;
Ingersoll, CG ;
Berger, TA .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0, 39 (01) :20-31
[8]  
J.L. Hyland,W.L. Balthis,C.T. Hackney,M. Posey.Sediment quality of North Carolina estuaries: an integrative assessment of sediment contamination, toxicity, and condition of benthic fauna[J].Journal of Aquatic Ecosystem Stress and Recovery,2000(2)
[9]   Sediment quality triad assessment survey of the Galveston Bay, Texas system [J].
Carr, RS ;
Chapman, DC ;
Howard, CL ;
Biedenbach, JM .
ECOTOXICOLOGY, 1996, 5 (06) :34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