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家庭教养方式对男性罪犯犯罪性获得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甘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志庆
机构
:
[1]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来源
:
心理学探新
|
2007年
/ 01期
关键词
:
家庭教养方式;
环境;
犯罪性获得;
影响;
服刑人员;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17 [犯罪学];
学科分类号
:
0306 ;
030605 ;
摘要
:
该研究对赣州监狱成年男性服刑人员进行父母教养方式(EMBU)问卷的测试。结果表明,家庭教方式是犯罪倾向性获得的心理机制,影响着个体认知图式的形成,对犯罪性获得产生普遍性的影响;影响犯罪的严重程度;父亲因子更多在一般犯罪性层面发挥作用,而母亲因子会影响犯罪的特殊倾向;家庭结构因素要通过家庭功能因素对犯罪发生作用。结论是:不良的教养方式对犯罪性的获得产生深刻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
[J].
蒋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蒋索
;
何姗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何姗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泓
.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03)
:394
-400
[2]
犯罪青少年个性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J].
李慧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职工医学院郑州
李慧民
.
中国学校卫生,
2003,
(04)
:326
-327
[3]
异常心理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美)DavidH.Barlow,(美)V.MarkDurand著, 2006
←
1
→
共 3 条
[1]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
[J].
蒋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蒋索
;
何姗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何姗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泓
.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03)
:394
-400
[2]
犯罪青少年个性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J].
李慧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职工医学院郑州
李慧民
.
中国学校卫生,
2003,
(04)
:326
-327
[3]
异常心理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美)DavidH.Barlow,(美)V.MarkDurand著, 20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