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土壤CO2释放量变化研究

被引:5
作者
贺辉
赵景波
杜娟
童心刚
郝玉芬
刘晓琼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2]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西安
[3] 西安
[4]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高原中部; 土壤CO2; 释放变化; 影响因素;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3.05.010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本文根据 NaOH溶液吸收CO2的方法 ,对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4个观测点的土壤CO2释放量时行了昼夜观测。观测结果表明 ,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和不同土质土壤CO2释放量存在差异 ,冷干地区较暖湿地区土壤CO2释放量少,凉季较暖季土壤CO2释放量少;粘性硬质土较松散黄土CO2 释放量少。长武、洛川、西安南郊土壤CO2释放量变化再次证明 ,在厚层黄土发育的地区 ,土壤CO2释放量变化相对于大气温度变化具有滞后性,从当日早晨至次日早晨,CO2释放量具有由低变高再变低的普遍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安吴家坟秋季土壤的碳释放规律研究 [J].
张晓龙 ;
赵景波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115-120
[2]   草毡寒冻雏形土CO2释放特征 [J].
张金霞 ;
曹广民 ;
周党卫 ;
赵新全 ;
周兴民 .
生态学报, 2001, (04) :544-549
[3]   西安地区4-5月份土壤CO2释放规律研究 [J].
赵景波 ;
袁道先 ;
马占武 ;
张晓龙 ;
杜娟 .
中国岩溶, 2000, (04) :19-23
[4]   碳酸盐岩岩溶作用对大气CO2沉降的贡献 [J].
刘再华 .
中国岩溶, 2000, (04) :3-10
[5]   岩溶土壤中CO2浓度、水化学观测及其与岩溶作用关系 [J].
何师意 ;
徐胜友 ;
张美良 .
中国岩溶, 1997, (04) :39-44
[6]   现代岩溶学和全球变化研究 [J].
袁道先 .
地学前缘, 1997, (Z1) :21-29
[7]   碳酸盐岩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J].
翁金桃 .
地球科学进展, 1995, (02) :154-158
[8]  
土壤生物化学[M]. 农业出版社[美]麦克拉伦(A·D·Mclaren)等,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