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略

被引:46
作者
陆卫明
张敏娜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生成逻辑; 价值内涵; 方法策略;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18.03.001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思想理论逻辑、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文化逻辑、新时代民族事业发展的客观现实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涵包括坚守国家主权与领土统一的基本立场、代表全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利益、体现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根本诉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集中统一的权威领导为先决条件、以平衡充分的经济共享为主体方式、以统一多样的文化共建为强大后盾。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属性解读 [J].
赵刚 ;
王丽丽 .
湖湘论坛, 2017, 30 (01) :106-112
[3]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 [J].
沈桂萍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3) :1-6
[4]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丰富完善民族政策.[N].柳建文;.中国民族报.2017,
[5]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开辟新境界.[N].金炳镐;.中国民族报.2017,
[6]  
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2018,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7,
[8]  
中国崛起不可承受之错.[M].郑永年;杨丽君.中信出版社.2016,
[9]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M].陈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10]  
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