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流动性陷阱”看我国利率杠杆的运用

被引:29
作者
陈湛匀
机构
[1]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流动性陷阱; 利率杠杆; 宏观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从理论上来说 ,一国利率水平的高低与该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近几年来 ,利率杠杆在调控宏观经济中似乎没有起到预期的效应。本文试图通过对凯恩斯和克鲁格曼提出的“流动性陷阱”的研究来解析我国近阶段利率杠杆运用的有效性。并根据当前的经济现状 ,分析利率杠杆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有限性 ,以及对今后的货币政策取向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92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通货紧缩论.[M].罗振宇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  
中国社会总资金流量和结构监控.[M].陈湛匀等著;.上海大学出版社.1999,
[3]   论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J].
范从来 .
经济研究, 2000, (07) :24-31
[4]   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J].
汪小亚 ;
卜永祥 ;
徐燕 .
经济研究, 2000, (06) :11-18+77
[5]   对IS-LM-BP模型的修正──兼论中国政策组合的理论可行性 [J].
陈湛匀 ;
何颖 .
上海经济研究, 2000, (04) :41-45
[6]   我国货币量与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的关系 [J].
饶育蕾 ;
薛斐 .
经济界, 2000, (02)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