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系统田间结构的优化配置——以辽河平原中部地区米麦间套作为例

被引:3
作者
齐华
肖祖荫
于贵瑞
王香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沈阳农业大学
[3] 中国农科院 北京
[4] 沈阳
[5] 北京
关键词
米麦间套作; 田间结构; 产量; 回归方程; 交互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连续 2a采用 4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了辽河平原中部地区米麦间套作产量与田间结构因子中的玉米播期 (X1 )、玉米株距 (X2 )、玉米幅宽 (X3)和小麦幅宽 (X4)关系。结果表明 :作物产量 (Y)与试验所设田间结构因子符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 ;田间结构单因子 ,对产量作用大小依玉米幅宽、玉米播期、小麦幅宽和玉米株距顺序递减 ;玉米播期和株距、玉米株距和幅宽对产量呈极显著的负交互效应 ;玉米播期和小麦幅宽对产量则呈极显著的正交互效应。玉米株距和幅宽 >玉米播期和小麦幅宽 >玉米播期和株距 ;利用频数分析法可分别确定米麦间套作不同产量水平田间结构的优化配置。指出了研究区域目前米麦间套作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该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旱地分带套作的小麦带距与玉米密度对地膜玉米产量的影响 [J].
张荣达,左文涵,黄勇 ;
不详 .
玉米科学 , 1995, (02) :32-36
[2]   二四畦小麦玉米套种共生期的气候生态效应与小麦边际效应分析 [J].
宋吉作,逄焕成,隋方功,蒋家慧,刘光亮 .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5, (02) :118-120+133
[3]   关中灌区间作套种的带型研究 [J].
杨春峰 ;
成升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 (02) :22-32
[4]  
农业实用回归分析[M].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丁希泉,郑秀梅编著, 1989
[5]  
农业试验统计[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莫惠栋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