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宁—银川城市带与西部开发

被引:32
作者
汪一鸣
杨汝万
吴永辉
机构
[1]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银川,香港,香港
关键词
城市带; 西部开发; 新亚欧大陆桥; 中心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通过对有关城市、区域的统计分析,在评述兰州—西宁—银川城市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其在西部大开发中四个方面的地位作用:我国内陆腹地的战略要地和开发据点,沟通我国东西部间、我国与中亚、欧洲国家间的桥梁和纽带,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重要进口通道,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建设区。并针对其在内部结构、市场化、开放度方面的主要问题,指出其发展趋势和战略选择:加快城市带交通通道建设,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创造局部优势投资环境和开放社会,重视教育、科技和生态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节点城市的发展方向与产业分工 [J].
方创琳 ;
张小雷 .
地理研究, 2003, (04) :455-464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许学强 ;
周素红 .
经济地理, 2003, (04) :433-440
[3]   论西部地区的城镇网络化发展 [J].
曾菊新 ;
冯娟 ;
蔡靖方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 (01) :22-25
[4]   蒙陕宁甘长城沿线干旱风沙区土地沙漠化防治对策 [J].
汪一鸣 ;
赵小勇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2, (03) :1-4
[5]   “十五”时期推进宁夏城市化进程研究 [J].
宁夏计委课题组 .
市场经济研究, 2000, (04) :42-45
[6]  
中国新亚欧大陆桥双向开放经济带建设.[M].姚建华主编;.气象出版社.2002,
[7]  
城市形象建设理论与实践.[M].董晓峰;李祥源等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8]  
西部大开发聚焦在城镇.[M].牛凤瑞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  
西部生态.[M].奚国金;张家桢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0]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M].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