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与品种及其种子大小对冬小麦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吉春容 [1 ]
李世清 [1 ]
李生秀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 种子大小; 光合; 叶绿素荧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样,采用4个冬小麦品种、3种播种方式和4种施肥方式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肥、品种和种子大小对小麦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开花期和灌浆期,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为NP配施最高,其平均值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17.83%和13.01%;NP配施条件下,在开花期和灌浆期SPAD均为大粒单播较高并显著高于小粒单播;开花期和灌浆期SPAD分别以远丰998和咸农39最高并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平均比最低的白芒麦分别高17.68%和18.75%.(2)对旗叶净光合速率来说,开花期的NP配施处理比对照略有下降,而单施N和P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13.03%和23.17%,灌浆期的平均值以NP配施最高且比对照显著提高6.95%;小偃6号在开花期显著高于其余品种4.01%6.19%(P<0.05),而白芒麦和咸农39则在灌浆期具有较明显优势,均分别显著高于其余品种约16.60%26.91%;在开花期和灌浆期,2种单播方式平均值相近且显著高于混播方式.(3)就叶片Fv/Fm和Fv/Fo值而言,NP配施明显高于其它施肥处理,且NP均衡供应时远丰998和混播方式具有明显优势.可见,氮磷配施有利于提高各品种SPAD值、Pn以及叶片Fv/Fm和Fv/Fo比值,能有效改善植株的光合特性;施肥与品种、施肥与播种方式以及播种方式与品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宜因种施肥.
引用
收藏
页码:2522 / 25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不同浓度海水对油葵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J].
寇伟锋 ;
刘兆普 ;
陈铭达 ;
郑青松 ;
赵耕毛 ;
郑宏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1) :73-77
[2]   水分胁迫对牛心朴子叶片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J].
何军 ;
许兴 ;
李树华 ;
米海莉 ;
张源沛 ;
赵天成 ;
马有明 ;
不详 .
西北植物学报 , 2004, (09) :1594-1598
[3]   水分和氮素运筹对冬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郭天财 ;
冯伟 ;
赵会杰 ;
朱云集 ;
王晨阳 ;
阎耀礼 ;
罗毅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9) :1512-1517
[4]   长期施氮对旱地小麦灌浆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J].
张雷明 ;
上官周平 ;
毛明策 ;
于贵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5) :695-698
[5]   向日葵叶片叶绿素和比叶重及其产量研究 [J].
徐惠风 ;
刘兴土 ;
金研铭 ;
张建华 ;
徐克章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 (02) :97-100
[6]   不同形态氮素对高蛋白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J].
董彩霞 ;
田纪春 ;
赵世杰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2) :21-26
[7]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研究 [J].
郭天财 ;
王之杰 ;
胡廷积 ;
朱云集 ;
王晨阳 ;
王化岑 ;
王永华 .
作物学报, 2001, (05) :633-639
[8]   冬小麦种子大小对繁殖体影响的研究 [J].
刘万代 ;
段舜山 ;
乔建礼 .
作物研究, 1998, (04) :19-20+23
[9]   水肥条件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J].
康玲玲 ;
魏义长 ;
张景略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4) :24-31
[10]   盐胁迫对不同抗盐性小麦叶片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J].
刘家尧 ;
衣艳君 ;
张其德 .
植物学通报, 1998, (02)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