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凤凰山岩体接触带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15
作者
张达
吴淦国
李东旭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凤凰山岩体; 接触带构造; 侵位构造变形; 侵位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凤凰山岩体接触带的变质与变形特征、显微构造及变形缩短量的计算 ,分析了凤凰山岩体侵位与接触带变形及区域变形的关系。通过接触带变质矿物变形特征的研究 ,揭示了热变质作用与侵位变形的同时性 ;接触带构造变形研究表明 ,岩体周围发育的流变褶皱、韧性剪切带、压溶缝合线等与岩体左旋上升与汽球膨胀侵位有关 ;围岩缩短量的计算结果表明 ,岩体侵位过程造成强烈的围岩缩短是一种强力侵位机制。研究表明 ,凤凰山岩体侵位是在区域NNE向水平左旋剪切应力场作用下完成的。岩体接触带变形是NNE向水平左旋剪切应力与横向推挤的侵位应力联合作用下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ic plutons emplaced during weak regional deformation : examples from late Carboniferous plutons, Morocco. LAGARDE J L. 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 . 1990
[2]  
The influence of large ductile shear zones on the emplac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the Wyangala Batholith, SE Australia. PATERSON S R,TOBISCN O T,MORAND V J. 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 . 1990
[3]  
Igneous emplacement in a transpressive shear zone: OX Mountains igneous complex. McCAFFREY K J W.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