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背景下“日美澳印民主同盟”的构建

被引:8
作者
屈彩云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日美澳印; 中国; 民主同盟; 准同盟; 硬制衡; 软制衡;
D O I
10.13851/j.cnki.gjzw.201503008
中图分类号
D822.3 [与各国政府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21世纪以来中国的迅速和强劲崛起,日美澳印拉近距离,打着价值观的旗号,以过时的冷战思维为指导进行"民主同盟"、"准同盟"的构建与尝试,企图围堵遏制中国。通过军事威慑、经济阻挠、外交干涉、舆论主导、意识形态攻击等手段,日美澳印对中国进行软、硬两手制衡。自2006年提出战略合作框架以来的近十年里,日美澳印战略合作持续推进,虽然四方战略对话停滞,但是双边和三边合作呈现强化趋势,并逐渐形成一个"准同盟化的联合体"。显然,日美澳印存在结盟的可能,但在四方战略对话仍未重启的情况下,"日美澳印民主同盟"的实现并不容易。尽管遏制中国是日美澳印战略利益的交汇点,但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才是各国利益追求的终点。目前,在日美澳印围绕遏制中国的这一战略合作与博弈中,四国尚未找到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平衡点。因此,中国应积极抓住时机,采取不同的策略,瓦解四国战略合作,突破崛起困境,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41+165 +165-166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日本与澳大利亚加强防务合作关系的分析 [J].
庞中鹏 .
当代世界, 2014, (12) :29-32
[2]   美澳安全同盟关系的新变化 [J].
王联合 .
现代国际关系, 2014, (01) :36-42+63
[3]   “中国责任论”解读与中国外交应对 [J].
甘均先 .
国际展望, 2010, (04) :59-69+6
[4]   论西方对华“软遏制”战略及其对策思考 [J].
郭树勇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8, (12) :71-75+82
[5]   试论美国情报国际合作战略 [J].
任福兵 .
现代情报, 2008, (02) :218-220
[6]   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 [J].
张继业 ;
郭晓兵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6, (04) :55-59
[7]  
Asia's Competitive "Strategic Geometries": The Australian Perspective1[J] . Tow,William T.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 2008 (1)
[8]  
Breaking the Mould: Japan's Subtle Shift from Exclusive Bilateralism to Modest Minilateralism[J] . Mulgan,Aurelia George.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 2008 (1)
[9]  
格里姆松:冰岛金融危机后得到的最大帮助来自中国 .2 新华网 . 2015
[10]  
Beyond Cricket: Australia-India Evolving Relations .2 Peter Mayer,Purnendra Jain.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