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买单”意愿与能力视角下的高校贷款流动性风险分析

被引:1
作者
刘晓静 [1 ]
贤成毅 [2 ]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财务处
[2]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高校贷款; 政府“买单”; 舆论监督;
D O I
10.13624/j.cnki.jgupss.2009.05.031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高校贷款风险向国家财政转化的背景和压力在于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和高等教育投入的相对滞后及高等教育投入的历史欠账。高校贷款风险向国家财政转嫁的可能性在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性和政府"买单"的现实压力,以及政府"买单"的法律法规支持。政府"事前、事后买单"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表明,高校贷款风险转嫁的现实性在于政府弱的"买单"的意愿和弱的"买单"能力,因此高校贷款风险是长期的流动性风险。防范高校贷款风险必须在国家正常的纵向监督范围内增加横向的学者、媒体的舆论监督。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国有银行产权规模、委托代理层次及监督力度的可加性分析——产权舆论监督视角 [J].
贤成毅 ;
刘晓静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27-34
[2]   高校贷款办学财务风险探析 [J].
王淑霞 ;
赵福仲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62-64
[3]   高校贷款中的公平与和谐发展问题 [J].
林莉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7, (12) :61-65
[4]   政府与高等教育投资 [J].
黄敬宝 .
生产力研究, 2001, (06) :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