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解释黔西南金矿的形成

被引:7
作者
何邵麟
机构
[1] 贵州地质矿产局物化探大队
关键词
黔西南; 金矿; 控矿因素; 成因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区域地质。区域化探资料,通过黔西南地区基性玄武岩浆活动、沉积相区分布、地层和岩性、构造等控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以及其相应的元素组合、分布特点的时、空对比分析,认为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是由区内火山作用、沉积相区沉积作用、构造及地下水热液作用等综合性、继承性、阶段性地质作用演化形成。成矿过程可能为火山活动提供区内金矿的最初物质来源;经过特殊沉积相分异沉积成岩阶段的初步金富集,分别形成了陆源碎屑沉积矿源层(P1-2、碳酸盐岩—粘土岩沉积矿源层(P2—T1)及浊流碎屑沉积矿源层(T1-2)等,并伴有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元素组合,最后,由构造或地下水热液活动再富集金形成了黔西南分布广泛的金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60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