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72
作者
王旭
曾昭海
胡跃高
朱波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豆科; 禾本科; 混播技术; 混播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混播技术、种群性状、生产优势、混播方式与土壤肥力间的关系等方面是观察与认识豆科与禾本科饲草混播方式的基本内容。过去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该体系的地上部及现象方面的研究,今后应加强该体系内地下部种间相互作用与土壤养分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以及种间差异与根际过程调控等方面相关机理的研究,如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种间养分竞争能力差异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种间竟争和促进作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微生物群落及数量变化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这些深入研究间混播的资源吸收利用特点与混播因果关系,为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种植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毛花雀稗混播草地建植技术初探 [J].
何静 ;
尚以顺 ;
舒建虹 .
四川草原, 2005, (04) :17-19
[2]   燕麦+箭筈豌豆在卓尼的种植及青干草调制技术 [J].
王建有 ;
柴勇 .
四川草原, 2005, (02) :62-62
[3]   刈割对混播当年生物量及再生速率的影响 [J].
张永亮 ;
胡自治 ;
赵海新 ;
王健丽 .
草地学报, 2004, (04) :308-312
[4]   不同处理方式混播优良牧草对草地改良效果的比较 [J].
蔡维华 ;
谢遵秀 ;
余昌蛟 ;
母先帮 .
贵州畜牧兽医, 2004, (06) :3-4
[5]   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的四大优点 [J].
兰兴平 ;
王峰 .
四川畜牧兽医, 2004, (12) :45-45
[6]   贵南县禾豆混播及牧草产量测定 [J].
何双琴 .
青海草业, 2004, (02) :18-19+25
[7]   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生长动态的研究 [J].
郭孝 .
家畜生态, 2004, (02) :29-31
[8]   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试验研究 [J].
周忠义 ;
刘冬燕 ;
王会中 ;
宗树国 ;
吕炎 ;
王春艳 .
内蒙古草业, 2003, (03) :43-44
[9]   高寒地区箭筈豌豆+燕麦混播复种试验研究 [J].
孙爱华 ;
鲁鸿佩 ;
马绍慧 .
草业科学, 2003, (08) :37-38
[10]   多年生牧草混播试验初报 [J].
包成兰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3, (02)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