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与协同共治:政府治理网络暴力的路径选择

被引:4
作者
李英
刘白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网络暴力; 网络治理; 网络社会; 法治; 虚实结合; 协同共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C913.4 [文教、卫生];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全民发声"的新时代,日益频发的网络暴力乱象作为一种社会软风险,已经成为转型时期典型的社会问题。如何提升政府治理网络暴力的能力与效能,是当前政府面临的治理挑战与难题。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从技术、法规、组织及社会动员四方面治理网络暴力:利用科学技术,加强监控与过滤;健全专项法律法规,依法治网;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强行政管制;动员社会力量,实行多元治理。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法律规章、政府组织和社会动员四个层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取得了某种程度上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同时,政府治理还面临着如何处理好与保障公民权利、与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政府建设之间的关系的多难选择,政府因此处于一种"有为"与"有限"的"难为"境地。网络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和各种力量长久不懈的努力,为实现网络安全有序,我国政府治理网络暴力的可行路径在于虚实结合、协同多元主体,构建"主动规管—带动共治"的综合治理体系。具体来说,政府一要增进福利与绩效,稀释社会矛盾,缓和现实愤怒;二要在网络平台积极回应,参与虚拟互动,构建政府话语权威;三要规范与适度监管网络运行,保障网民权益;四要传递道德价值,促进网民自律与责任;五要协同媒体与互联网行业,动员社会组织。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舆论“软风险”正急剧上升 [J].
张涛甫 .
人民论坛 , 2014, (25) :7-7
[2]   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 [J].
徐艳红 ;
袁静 ;
谭峰 .
人民论坛 , 2014, (25) :16-20
[3]   政务微博:增进政民沟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新平台 [J].
朱耀华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 (04) :99-102
[4]   网络暴力言论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J].
王彬彬 .
行政与法, 2014, (01) :41-46
[5]   网络社会治理的若干关键理论问题及治理策略 [J].
何哲 .
理论与改革, 2013, (03) :108-111
[6]   群体性事件下的政府网站:问题与对策——一个比较视角的分析 [J].
吴新叶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 2012, (01) :28-33
[7]   “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 [J].
姜方炳 .
浙江学刊, 2011, (06) :181-187
[8]   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 [J].
陈代波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 (02) :63-66+53
[9]   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 [J].
王刚 .
传媒观察, 2007, (01) :36-37
[10]  
坚守互联网“七条底线”[N]. 光明日报. 2013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