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创新驱动带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效应分析——以国家高新区为例

被引:11
作者
邵汉华 [1 ,2 ]
周磊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创新驱动带;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关联; 网络结构效应;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19.05.01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以国家高新区为创新发展依托,利用熵值法测度了2011—2015年长江经济创新驱动带29个高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并将其作为创新"质量"应用于引力模型构建出空间关联矩阵。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固定效应模型对创新网络结构及效应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①高新区样本的创新能力普遍较低,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稳步提升的时间演变趋势。②高新区之间创新动能的溢出效应明显,网络的稳定性缓慢减弱,创新关联程度具有较大提升空间。③长江经济创新驱动带呈现出显著的"核心-边缘"分布,长江下游地区的高新区成员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④长江经济创新驱动带可划分为长三角、长三角附近、长江中游和长江上游四个创新板块,且第二板块向第一板块的溢出效应最为显著。⑤高新区成员在网络中地位的提升对自身综合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创新松散型产业的创新网络特征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为例 [J].
宓泽锋 ;
曾刚 .
地理研究, 2017, 36 (09) :1653-1666
[2]   中国城市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 [J].
周灿 ;
曾刚 ;
曹贤忠 .
地理研究, 2017, 36 (07) :1297-1308
[3]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的空间关联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J].
胡艳 ;
时浩楠 .
上海经济研究, 2017, (04) :87-97
[4]   上海和北京城市创新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化模式 [J].
段德忠 ;
杜德斌 ;
刘承良 .
地理学报, 2015, 70 (12) :1911-1925
[5]   政府支持是否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 [J].
白俊红 ;
卞元超 .
统计研究, 2015, 32 (11) :43-50
[6]   社会网络视角下黑龙江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J].
于洪雁 ;
李秋雨 ;
梅林 ;
刘继生 .
地理科学, 2015, 35 (11) :1429-1436
[7]   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 [J].
白俊红 ;
蒋伏心 .
经济研究, 2015, 50 (07) :174-187
[8]   中国能源消费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J].
刘华军 ;
刘传明 ;
孙亚男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5) :83-95
[9]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J].
李敬 ;
陈澍 ;
万广华 ;
付陈梅 .
经济研究, 2014, 49 (11) :4-16
[10]   FDI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驱动路径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J].
李晓娣 ;
陈家婷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 (08) :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