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瑞地区两种岩浆侵位类型及其成矿特征

被引:24
作者
吴良士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岩浆侵位类型,顶蚀侵位,贯入侵位,成矿作用,九瑞地区;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8.01.004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通过对江西九江—瑞昌地区岩浆侵位的研究,将该区燕山早期“小岩体”划分为顶蚀侵位与贯入侵位两种类型。并阐述了与这两种类型岩体有关的成矿类型分别为接触交代夕卡岩型和中低温岩浆热液型,它们不但在矿化性质与矿化程度上有明显差别,而且在空间上亦各呈不同格式分布。因此,对该区“小岩体”应作具体分析,而其岩浆侵位类型将对矿化起直接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等成矿规律研究 [J].
翟裕生 ;
姚书振 ;
林新多 ;
金福全 ;
周珣若 ;
万天丰 ;
周宗桂 .
矿床地质, 1992, (01) :1-12
[2]   城门山、武山铜矿床成因 [J].
黄恩邦 ;
张迺堂 ;
罗钊生 .
矿床地质, 1990, (04) :291-300+308
[3]   关于花岗岩的安放问题 [J].
孟宪民 .
地质论评, 1965, (05) :379-382
[4]  
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M].常印佛等著;.地质出版社.1991,
[5]  
赣西北铜矿.[M].季绍新等著;.地质出版社.1990,
[6]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江西省地质矿产局 编.地质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