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16
作者:
张浩
[1
]
李世平
[1
]
靳亚亚
[1
]
杨伟洲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河北省;
耕地利用效率;
空间差异;
数据包络分析;
FGLS方法;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6.03.032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01—2012年河北省全省及其所属11个地市耕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将11个地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划分为3个层次:高效区、较高效区和低效区,在此基础上,运用FGLS方法研究影响3个层次耕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近几年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率发展较快,2010年以前耕地技术效率较低主要是由规模效率低造成的;(2)河北省各地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石家庄市、承德市、张家口市和唐山市4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常年保持在良好状态;秦皇岛市、廊坊市和保定市3市耕地利用效率较好;而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和邯郸市4市耕地利用效率相对较低;(3)高效区耕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人均播种面积、耕地复种指数、农业劳动力比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效区耕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人均播种面积、耕地复种指数、受灾率、农民人均纯收入;低效区耕地利用效率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灌溉率、人均播种面积、耕地复种指数、受灾率、农民人均纯收入、二三产业比重。各地市在充分考虑各自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农业发展政策,有方向地引导耕地效率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