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南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被引:18
作者
张少伟 [1 ]
杨勤科 [2 ,1 ]
任宗萍 [3 ]
刘红艳 [3 ]
李俊 [3 ]
陆广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地形格局; 土壤侵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404 ; 083306 ; 0903 ;
摘要
使用江西省赣南地区1980年、1998年、2008年三期遥感影像,运用计算机分类方法,配合实地考察和文字资料提取了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末和当前的土地利用图。将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地形表达数据基础,对改革开放30年来赣南地区的土地利用分布、变化和地形格局进行分析,并根据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级标准(SL190-2007)进行了土壤侵蚀评价。结果表明:赣南地区30年间居民地、果园增长快速,土地综合利用程度不断提高;草地大量转化为林地类型,提高了植被覆盖度;耕地在平地上的变化非常剧烈,陡坡耕地减少,耕地总量有所减少。草地向林地的转化在各种地形上均有发生,但25°附近的低山丘陵地区最为强烈。随着土地利用的变化,赣南地区的土壤侵蚀程度得到控制,2008年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小于14%。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6+65+275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动态演变趋势分析 [J].
梁音 ;
张斌 ;
潘贤章 ;
李德成 ;
史德明 ;
穆欢 ;
杨轩 .
土壤, 2009, 41 (04) :534-539
[2]   基于项目驱动的藉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动态分析 [J].
任宗萍 ;
杨勤科 ;
胡志瑞 ;
刘建飞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 (03) :239-244
[3]   陕北黄土丘陵区近3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J].
赵东波 ;
梁伟 ;
杨勤科 ;
刘安麟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2) :22-26+218
[4]   1954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J].
宋开山 ;
刘殿伟 ;
王宗明 ;
张柏 ;
金翠 ;
李方 ;
刘焕军 .
地理学报, 2008, (01) :93-104
[5]   42年来兴国县土壤侵蚀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J].
梁音 ;
潘贤章 ;
孙波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6) :24-27+71
[6]   我国亚热带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问题 [J].
史德明 ;
史学正 ;
梁音 ;
于东升 .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 (03) :1-5
[7]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成因分析 [J].
谭少华 ;
倪绍祥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03) :47-50
[8]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耦合关系 [J].
王思远 ;
王光谦 ;
陈志祥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1) :32-37
[9]   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王思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刘斌 ;
王长有 .
生态学报, 2003, (04) :649-656
[10]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