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世界”理解为“历史”的理论意义与三重前提——论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的形成基础

被引:6
作者
孔扬 [1 ,2 ]
姜大云 [1 ]
机构
[1] 空军航空大学社会科学系
[2]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世界; 历史; 前提; 思想; 阶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革命,它在唯物主义的演进中实现了从直观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从旧唯物主义世界观到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革命。将这一世界观革命的实质概括为"把‘世界’理解为‘历史’",它具有复杂而深刻的形成基础——历史的前提、思想的前提和阶级的前提。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2]  
德意志意识形态.[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4]  
历史哲学.[M].(德)黑格尔(G.W.F.Hegel)著;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5]  
历史与阶级意识.[M].(匈)卢卡奇(GeorgLukacs)著;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8,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