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油田坪桥地区储层孔隙结构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奕 [1 ]
陈恭洋 [1 ]
谭思哲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关键词
储层; 孔隙类型; 孔隙结构; 孔隙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孔隙研究是储层研究的核心,对油气的聚集和运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区长6储层内有效孔隙发育较差,属低孔低渗型致密储集层。从孔隙形态、孔隙发育特征和储集性能的角度,对该研究区储集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描述和分类,并针对不同的孔隙发育特征对研究区的储集层进行了评价。通过研究得知,研究区砂岩储层的孔隙特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且在横向和纵向上变化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1+281 +2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 [J].
蒋凌志 ;
顾家裕 ;
郭彬程 .
沉积学报, 2004, (01) :13-18
[2]   碎屑岩储集层溶蚀型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林玉 ;
陈刚 ;
柳益群 ;
邸世祥 ;
薛祥煦 .
沉积学报, 1998, (02) :97-101
[3]   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分类探讨 [J].
陈德岭 ;
邸世祥 .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0, (03) :37-41
[4]  
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郑浚茂;庞明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