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的信仰缺失及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吴晓义
缴润凯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信仰; 心理健康;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06.01.023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信仰缺失是转型时期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信仰缺失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更形成了一定的人格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核心是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和迷惘。因此,重建价值观体系,提升科学理性,丰富个体的应付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现代社会心理学.[M].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伦理新视点.[M].廖申白;孙春晨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  
重建新世纪的价值观.[N].陈晏清;.中国教育报.2000, 4078
[4]   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与人文精神(笔谈) 价值观的人文本性 [J].
李德顺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06) :5-7
[5]   解读现实生活文本,研究社会重大问题——《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评介 [J].
张晓芒 .
哲学研究, 2000, (05) :77-78
[6]   信仰缺失:世纪之交无法挥去的一种迷茫 [J].
黄盛华 .
求是学刊, 1993, (02)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