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析

被引:20
作者
高帆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劳动生产率; 谈判能力; 福利扩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新农村建设是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积极回应,它包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在经济增长方面,户籍、土地、保障等制度性因素制约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流转,从而对劳动生产率提升和农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社会福利方面,农民的数量优势没有转化为谈判优势,对市场价格和政策制定的影响力较小,其社会福利获取以及发展程度处于不利地位。据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对相关制度性、组织性因素进行完善和改革,部分农民的真正流转和留守农民的自发组织将尤其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125 +1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从农民权利看待新农村建设 [J].
范毅 .
学术界, 2006, (05) :7-18
[2]   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分析 [J].
丁守海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4) :56-62
[3]   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若干问题 [J].
韩俊 .
宏观经济管理, 2006, (04) :10-14+21
[4]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 [J].
邱晓华 .
宏观经济管理, 2006, (03) :6-13
[5]   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J].
杜青林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2) :6-11
[6]   立足增加农民福利的新农村建设 [J].
贺雪峰 .
学习与实践, 2006, (02) :84-89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政策突破 [J].
郑有贵 .
教学与研究, 2006, (01) :18-25
[8]   深化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J].
陈锡文 .
小城镇建设, 2005, (11) :14-17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农业部课题组编, 2005
[10]  
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蔡昉等著, 2003